关于推进苏州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

2021-02-01 16:13

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灵魂,是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核心支撑。近年来,苏州市瞄准工业软件、嵌入式软件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产业方向,重点推动工业软件等特色产业发展,倾力打造产业和城市融合、亮点和特色鲜明的软件名城,全市软件产业保持稳定增长。据统计,目前全市拥有软件企业700多家。其中,国家规划布局重点软件企业15家,入选互联网百强企业1家,全市拥有软件著作权18348件,工业软件销售收入破百亿元。2019年实现软件产业销售收入1710.3 亿元,列国内第九,省内第二。去年3月,工信部正式授予苏州中国软件特色名城称号。但是苏州软件产业的发展也遇到了一些问题,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:

一是缺乏龙头企业支撑。我市企业规模普遍偏小,与软件强市相比差距较大。南京、杭州、深圳、上海均有10家左右企业入选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强,而我市至今无一家;由于缺乏行业龙头企业支撑和带动,我市软件产业发展面临产业竞争力不强、产业聚集度不够的状况,缺乏行业号召力和影响力。

二是人才约束较为明显。我市吸引高端软件人才较为困难,人才资源与上海、南京等城市相比显得比较匮乏,究其原因有:苏州缺乏数量众多、实力雄厚的高等院校和知名培训机构,软件人才输出相对较少;知名软件企业不多、人才待遇吸引力不强,特别是中高端人才引进困难;与沪、宁、杭等城市距离过近,导致高端人才易向这些城市流动;尚未出台针对软件产业人才的专门政策,而杭州、大连、南京等地出台了专门的政策或者明确的条款,相比苏州有政策优势。

三是扶持力度仍需加大。按照苏府〔2016〕29号文件对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企业进行扶持, 每年市级财政扶持资金2000多万元,与杭州、南京等城市相比,我市整体的扶持力度还相对较弱。

软件产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。软件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强的赋值、赋能、赋智效应,苏州正加快推进产业智能化升级和数字化转型,软件产业的成长关系着苏州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。建议将软件产业作为我市未来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产业之一,提高自主创新能力、加快产业集聚、加强政策扶持、营造良好发展生态,推进我市软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。

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,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对照《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》(国发〔2020〕8号),研究制定新形势下适应苏州软件产业发展新特点的政策措施。围绕特色化园区建设和产业培育目标,在资金、人才、应用等方面制定针对性的产业扶持政策,与省市相关政策形成叠加效应。重点扶持对技术进步、产业链完善、产业转型提升有重大影响的软件企业和项目,加快软件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,营造良好发展环境。完善激励创新的政策措施和机制,鼓励软件企业加大研发投入。支持制定推动软件技术与其他行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。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国家重大产业发展专项、省专项引导资金、江苏省创新团队等项目。用足用好市、县(区)两级财政设立的促进软件产业发展和信息化技术融合的专项资金,以及苏州市本级、工业园区、相城区等在大数据产业发展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、区块链应用发展等各类软件产业相关的扶持资金。

二是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。以规模化、品牌化、国际化为方向,注重培育壮大龙头企业,支持企业申报国家和省级重点专项资金,市级软件专项向龙头企业倾斜;加大对符合条件企业的政策辅导,加大对上争取力度,使更多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;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,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,鼓励企业开展兼并重组,加快企业做大做强。

三是要重点发展高端软件和工业软件。抢先布局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智能化软件;高端工业软件重点加强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5G等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,发展一批工业APP和行业解决方案; 紧紧把握难得的窗口机遇期,加大工业互联网软件技术的攻关与创新。新兴平台软件着眼未来趋势和技术前沿,培育云计算、大数据、工业互联网等平台体系,发展小程序、快应用等轻量化移动互联网平台,培育平台经济等新业态和新模式;行业应用软件,发展行业应用软件系统和智能解决方案;嵌入式软件重点面向数控机床、智能家电、轨道交通、汽车电子等领域研发嵌入式操作系统及相关应用软件,提升整机产品核心技术水平和附加值。 依托高端装备、电子信息等数据密集型产业集聚区,支持建设一批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、行业平台和服务示范基地,丰富工业大数据服务内容、创新服务模式。

四是完善软件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。针对性地引进软件人才,着力集聚应用型技术人才、高层次创业人才、领军人才和团队。重视软件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,加快知名软件培训机构的引进,更好地发挥苏州软件园培训中心、高博软件培训中心、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等平台作用,加快市级软件产业人才培训基地、实习基地建设。推动软件人才开展职业培训、技能实训,提高从业人员的能力和水平。

五是加大软件产业招商引资力度。大力推进软件产业基地建设。近年来,苏州持续引进国内知名企业落户,先后吸引包括华为、阿里、百度、腾讯、紫光云等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在设立研发中心、创新基地,为本地软件产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。下一步应加大软件产业招商引资力度,吸引国内外大型软件企业在苏州设立区域总部和研发中心,促进优势重点项目快速发展。